未來五年之內,國內人臉識別的市場規(guī)模要達到1000億。 作為全球圖象識別領域的權威專家,云從科技(Cloudwalk)創(chuàng)始人周曦在人臉識別領域有著自己的話語權。
周曦的判斷,顯然要比一些行業(yè)研究人員要樂觀很多。比如,包括國信證券首席分析師程成等人預計,到2020年,即五年之內,人臉識別市場有望達到500億甚至更高。據2015全球市場報告顯示,我國2015年人臉識別的市場規(guī)模為75億元。
給周曦如此大信心的理由主要有兩個方面,一是國內人臉識別的技術已經獲大幅突破,不次于國際先進水平;二是大規(guī)模的應用呈現爆發(fā)的態(tài)勢。這兩點對他來說,都是切身的體會。
應用急劇攀升
不久前,G20峰會在杭州召開,舉世矚目。在杭州G20峰會的安保體系中,云從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就有所貢獻,參與其中。
這對周曦來說,即使意料之外,也是意料之中。意料之外,是因為云從科技才成立一年有余;意料之中,是因為云從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,屬于國內為數不多的一線公司之列,在國際上也居于前列。
在8月底微軟舉行的圖像識別挑戰(zhàn)賽(MSR IRC)上,云從科技CIGIT(中國科學院重慶研究院)實驗室,以大幅領先優(yōu)勢戰(zhàn)勝來自世界各地的其它13支隊伍,勇奪MSR IRC @ ACM MM 2016桂冠,這是云從科技核心研發(fā)團隊第七次登上世界之巔。此前,周曦曾帶隊在CLEAR、ASTAR、PASCAL VOC、IMAGENET、FERA等大賽上獲得6次世界冠軍。
喜事連連。9月14日,中國農業(yè)銀行發(fā)布人臉識別招標結果通知,云從科技成功中標。農行數萬臺設備將進行智能升級,交叉驗證與智能識別將得到大幅強化。雙方合作,也使得農行成為第一家全國范圍應用人臉識別技術的四大行。
2016年是云從科技的第一個完整的財年,預計收入可以過億,盈虧平衡。 周曦說的頗為平靜,他感覺這都有點保守。由于公司的人臉識別技術呈現數量級的不斷突破,大規(guī)模的應用正撲面而來。除金融領域的市場外,安防領域在成功試點之后,也將迎來大面積推廣應用的時刻。
種種跡象顯示,人臉識別的應用的確呈現爆發(fā)的態(tài)勢。比如,9月20日,帶有人臉識別技術的國內公安首臺智能安保機器人正式在深圳機場T3航站樓上崗,執(zhí)行日常巡邏防控任務;日前蘇寧金融旗下第三方支付蘇寧易付寶發(fā)布6.0版本APP,應用人臉識別技術以快速完成賬戶高級實名認證,未來該項技術還有望支持易付寶賬戶登陸、支付、轉賬等功能;湖北省司法廳近日透露,在近期的國家司法考試上首次使用人臉識別系統(tǒng);稍早之前,北京、四川、湖北、廣東、遼寧、內蒙古等多個省份采用 人臉識別+指紋識別 的生物識別技術確認考生身份;6月份,支付寶 Smile to pay 上線服務,螞蟻金服研發(fā)的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機器人 螞可 也同時上線等等。 刷臉 市場的爆發(fā),已超出市場預期。
據周曦介紹,人臉識別技術起始于1964年,直到1990后才開始有小范圍的應用,到2015年,人臉識別技術獲得重大突破,遠超人眼,出現了大規(guī)模商用的全面爆發(fā)。按照人臉識別屆的 摩爾定律 ,8個月時間的識別錯誤率會下降一個數量級,技術的飛速進步,使人臉識別在多個行業(yè)應用快速跨越用戶接受的門檻。
目前,我們的人臉識別率達99.8%。 周曦說,這比一年多前提升了兩個數量級。也就是說,2014年計算機的人臉識別的錯誤率為40%,到目前,這一錯誤率已經降低至小于0.4%。